GUILIN CHINESE ART ACADEMY

《中国油画》推介画家(3):赵松柏

作者:赵健   责编:阳文琳   主编:雷林杰

说说赵松柏

文/刘新


在广西看到赵松柏这样的画,有点意外,自然也是一种惊喜。难怪苏旅先生笔下直言“广西有个赵松柏”!

松柏先生年逾七十,受人尊戴,友人间均以“赵老”敬称。我面对赵老的画,很奇怪,好像一瞬间才搞明白赵老原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赵松柏的画有意思,让你着迷,其实画上的东西很简单,甚至还无意间隐去一些技巧。但这种简单就是有一种把你引向画面的拉力,一如面对关良、莫兰迪的魅力……这种素材在桂林的乡下不难见到,但在松柏先生笔下却是烂熟于心,随手拈来的。

所以好的风景画家都是“造境”高手。

漓江捕鱼之一  40cm×30cm


漓江之晨  70cm×60cm


画,画得有意思不容易。赵老这辈子,走到这里恐怕是个忽然的飙升和转变。相对过去画遍了工农兵、“红光亮”、国展画的时代,我倒觉得现在的赵老是放空了过去,多了一层人书俱老的风度和阅历。

我认识赵老好多年,一直没见他这么画过,但不等于他没有朝这边向往过。大概是七八年前,他画过一些减弱了色彩的黑调风景,还有一点火气的,没想到今天能释然通达到这般境地。

减弱了色彩、明度和体积……一如黑白旧照,时光虚掉了实情,悄然中图像就罩上了一种意境。松柏先生笔下的图像,仿佛退远了时代的风景,老照片里的那种风景,迷人,不见得伤逝。风景从来都是等人来发现的,也从来都是等人来给予意义的。松柏先生的这种境像,满桂林找不到,却是独与松柏老的天分才情相约相会了。

桂林被画了很多年,太有谱了,但我看松柏先生的桂林,处处离谱,却处处像桂林。那种脱俗的气味,我在陈树人的桂林写生里见过,在一些老外镜头下的旧照中见过,但那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。今天倒是在松柏先生的画面里,重温了这种暖和迷人的桂林情调。

赵松柏是老桂林,桂林该是怎样,他有自己的记忆。

现在的漓江、遇龙河,热闹喧哗,莺歌燕舞。从观看理论来讲,这些都在赵老的画里被屏蔽了。于是,河面上就剩下了最本质、最纯粹、最诗意的那几样图像。回到画面,风景才有了魅力,现实,永远是风景的大敌,过于现实,风景就面临灾难。松柏先生的画让我看到了这个道理。松柏先生的画入此佳境,也许是阅历所致,也许是修养给予的悟性,也许是活得通达……而这一切都是徐徐缓来的一种自然的结果。要从画面里剔掉好多入眼过脑的东西,真的不容易。赵松柏是做到了,起码现在是做到了。


漓江之夏  50cm×40cm  2017年


竹筏捕鱼  50cm×40cm  2016年


漓江义渡  40cm×30cm



忆童年  70cm×60cm  2017年


山寨小景  70cm×60cm  2016年


漓江渔歌  70cm×60cm


远眺木龙塔   60cm×50cm


漓江初冬  50cm×40cm


象山捕鱼  50cm×40cm


童年记忆 50cm×40cm


塔山 50cm×40cm


四个捕鱼人  60cm×50cm


市郊风景  50cm×40cm


市郊的黄昏   60cm×50cm


秋游  50cm×40cm


漓江的下午  50cm×40cm


河滩放牧  70cm×60cm


河边的老厂房  50cm×60cm


桂阳公路  60cm×50cm


桂北小景  50cm×40cm


桂北的老屋  70cm×60cm


二塘风景  70cm×60cm


晨练图  60cm×50cm



船闸上的桥  60cm×50cm


古村  70cm×60cm



捕鱼的人  50cm×60cm


闲聊松柏

文/黄少鹏


我与赵松柏老师认识多年,但来往并不多,却始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。他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,看起来就是一个在文化单位退休的普通桂林老头子,没有江湖上的那种艺术家气派,从外表上看也看不出哪里有画家的某种标记,聊起来也没有通篇的艺术大论,一切都感觉很平常,这也许是我感觉到亲近的原因。我对松柏老师以前的画并没有太深的印象,这也缘于我与他接触得并不多,或者说他不太会宣传自己。几年前偶尔看到他的画,非常喜欢,感觉松柏老师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子,这把年纪还能让自己越画越好,然而在他的画面中并不出现太高超的技术,画笔涂抹来去自然,朴素平常,可以看出他没有刻意要做出某种令人折服的东西,一切都是在平和、安静之中进行。看他的画有点像听一个人自言自语,他并没有注意到你的存在,只是在专心说自己记忆中的东西。松柏的图像有传统水墨的意味,但不是刻意的中西结合,而是选择了对物、对事陈述的最佳方式,他在说桂林,桂林的山、桂林的水、桂林的人和桂林的事,这是一个在那里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桂林人在说自己的感受。老人喜欢回忆是常事,他的图像大多画的不是现在的事,甚至也有离他年代更久远的。我认为松柏的画不好归于风情画或者风俗画,其实他对生活中的真实与具体并不感兴趣,甚至对现实都不感兴趣,他的东西是记忆的、似梦的,也可以说是精神上的。有朋友说松柏的画有民国味,我同意,他的画有一种文气,一种说不太清楚的民国书生气息,弱弱的,文文的,但很有内涵。

松柏的画有古味,有自己的一套规则,围绕山水、人物及树木随意安排,完全不顾及所谓的透视、比例,所有的东西都只是一种符号与组合,心到意到即可,画画真的做到返老还童。老了,退休了,对于社会的介入自然也少了,从画中可以看到赵老心中的清静,图像中的火气褪尽,没有世俗的争。图中的人物各得其所,各自活各自的,是一种很慢节奏的活法,赤裸的女人在水中或在岸上,打鱼的人只顾打他的鱼,这就是一个七十多岁老人心中孩童般的世界。

这两年与赵老有些来往,偶尔去桂林总想去见见他,他的工作室离家不算太远,租了市郊一处农户的房子,周边都是能入画的风景,然而年过古稀的赵老如今已经很少到户外写生了,只是在画室里画自己的画,桂林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,年轻时的他数十次地下阳朔写生,在他的脑海中都是挥之不去的经过过滤的图像,每一幅图像都是赵老的精神寄托。他的画都不太大,但足够把内心的世界装进去。今年八月份路过桂林时,见了赵老,他说他最近身体欠佳,已有几个月不去画室了,我来了,特意陪我去了一趟,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!最近赵老的画作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,我劝朋友收藏他的画,跟朋友(朋友是桂林人)说收藏赵老的画就是桂林人收藏了桂林人画桂林的最好的画,让赵老的好画留在桂林,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收藏,也是做了功德。

文至此,心中不免有点感慨,时下画界的江湖气和世俗习气盛旺,火气冲天,能真心安于画画的还有多少?


2017年11月24日